母親已經八十歲。這個年齡是頤養天年的年齡。
但是母親卻一直以身作則,給家庭給社會作出道德示范和行為規范的示范。
外公是村里的私塾先生,解放后也就成了村里的教書先生。而對母親影響最大的卻是她的生母和繼母。巧合的是生母和繼母都姓崔,生母教會她自強自立,然而36歲時卻患病離開人世;繼母原本也是教書先生,年輕時因為自己的愛人在地下工作中被捕犧牲,決意選擇獨居數年,后經人勸說,見面交流起來,因與生母屬于同輩分,也是命中有緣,就與我外公成婚。她為了照顧前妻的孩子,放棄了工作,甘心務農,來支撐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后來我想,我母親所以自強自立,敢于奉獻和犧牲自己,有她的兩個母親的影子。
年輕的時候,母親什么事情都敢于擔當,養豬、打野菜,夯地基,修豬圈,務農。五十年代初中畢業后,原先計劃在村里擔任代課老師,與父親結婚后,因父親在遠隔百里的射陽南港中學教書,于是她放棄了可能的教書機會,以家庭為重,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擔當起來。那時的她,沒有想到后來生活如此艱難。接踵而至的是三年自然災害,接著我們幾個的出生,讓原本就缺衣少穿的家庭變得更加艱難,父親的工資也很低,后來母親做出了一個選擇,不管多艱難,一定隨父親一起走。
后來父親因為身患風濕性關節炎,長期受到病魔的折磨。而當時家里一窮二白,一切都得白手起家,母親也扛起來了。記得我們小的時候,母親擔任了生產隊的保管和會計,因為工作出色,多次被鄉里表彰,后來土地承包改革之際,大隊要她去做婦女主任,但是她考慮家庭孩子多,放棄了。承包了十多畝地做起地道的農民。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家才解決了基本溫飽的問題。
這樣的好日子并沒有多久,1985年,父親又被調離離家幾十里的另外一個中學擔任副校長。農田的耕種,幾個孩子的讀書,還有很多沉重的負擔再次落到她肩上。而到了1991年,父親在工作崗位上積勞成疾,突患癌癥,在遭遇如此重大變故的時候,可能是多年的磨練,她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依然以柔弱的身軀扛起了所有的重任,放下地里的活,一心照顧父親,為他不停治療奔波。1993年父親復查時癌癥擴散到賁門,再次手術,這次卻因為手術的不斷失誤,先后開刀六次,徹底將父親推到了死亡邊緣。母親說只要他有一口氣,就繼續治療。奇跡出現了,父親經過不間斷的治療,終于再現生機。
而后的近三十年,父親起死回生后,多年一直治療各種術后并發癥,從中年熬成了老年。母親也一直沒有放棄,盡心盡力,她不但要承擔妻子的責任和義務,還要承擔著一個母親的責任和義務,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在那些年先后離開了人世,她盡了各種義務,陪伴治療,辦理喪事,子女讀書、工作,結婚成家,一切的問題都需要解決,她都扛起來了。如果換成一般的人,也許心早就被這些困難折磨得麻木了,但是母親知道她無法倒下去。
那時我們已經上班后來成家,都無法放下工作,她說她知道我們都必須工作,否則家里更無法支持下去,只要我們團結起來,沒有什么困難扛不過去。這么多年,我們兄弟姐妹為了這個大家庭,都一起面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并且都珍惜,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著。而母親看到我們取得一點成績,總提醒我們要謙和低調,她說社會能力強的人很多,我們做的還很有限。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她總是鼓勵我們沒有過不去的坎。而她遇到困難時,長期面對父親的怨言,實在受不了,她打電話跟我們傾訴。我說可以多看看書,也許能化解一些矛盾。
幾年前,為了照顧父親身體,我們在鄉鎮上空氣環境比較好的地方買了一處房子,附近有座寺廟,母親去寺廟為父親上香時,結識了寺廟的居士,她們給了母親更多的啟示,母親在經書里發現了很多人生的真諦,更加明白原來自己所做的事情一切都是有意義的。她后來一邊照顧父親,一邊自行研習經文,不認識的繁體字都用筆注出來,每天一個字一個字認,查字典,標注讀音,讀原文,讀譯本,數年如一日,每天堅持看書,把自己對經文的理解和大家交流,我們經過交流才發現,原來佛經和儒家文化對人世的理解,對人的教育理念,對待待人處事,都有許多共同的地方,而儒家文化更側重入世,明知事不可為為為之,積極面對,佛家更注重禪悟。我們在不同的環境里一直在共同努力。
父親去年年初,八十三歲高齡,在堅持了近三十年后,他沒有遺憾,沒有擔憂,帶著滿足的表情離開了世界。他即使離開了,但是我們大家都覺得他依然在,那些熟悉的環境,他的神態,熟悉的聲音,從來不曾離開。所以我們還是和以前一樣,經常性去看望他,看望母親。我去年也申請了提前退休,是希望多照顧一下母親,讓母親和我一起生活,她堅持了一段時間,還是覺得有點地種一下,每天夜里三四點開始做做功課,看書,打坐,鍛煉好自己的身體,更符合她的理想。我沒有勉強她,我知道很多事情習慣了,她也比較充實。
我自己也這樣認為,人生活的終極意義是為社會而活,這樣才更加充實。我們國家不也是這樣嗎,在經歷了苦難,經歷了無數的犧牲,終于迎來了今天的幸福時光,但是我們還在為全球生命共同體而努力,希望天下大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從此有了不一樣的意義。(王軍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