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認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想主義者,在現實的面前大多數會理想破滅的。
社會是個熔爐,千年的習慣,陳舊的風俗,環境的封閉,劣幣驅逐良幣的社會氛圍,使得很多年輕人即使有理想也會被現實折斷了翅膀。不為五斗米折腰,很多人在生活困難或者人生道路選擇的時候,選擇了生存。或因習慣,選擇了泯然于眾。
確實,沒有生存就談不上理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理想與現實的皮毛關系,也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和妥協的理由。習慣使然更使得更多的年輕人,受不到良好的家庭、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愈走愈偏,迷失方向。
現實難住了理想,難道是現實的錯?從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是從人的內因外因的關系來看,內因決定外因,所以對個人來說,有好的經濟基礎不假,確實實現理想會走捷徑,但是很多時候卻不完全是這樣,富不過三代。作為一個人,如果自身不作為,即使有好的經濟基礎又能怎樣?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世事變幻,斷不是推到命運二字上就能了之。
理想照不進現實,是時代的悲哀。數千年來不斷有能人異士與亂世抗爭,書寫了一個個悲壯的故事,千古傳唱。而近代為了國家繁榮、為了人民的幸福,又有多少先輩烈士拋頭顱灑熱血,實踐了自己的理想。當有一天,我們緬懷這些先烈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我們今天的不幸福和挫折又是多么的渺小。理想有時雖然不能照進現實,但是我們身邊仍然有很多人在為了理想而努力著。
理想能照進現實,但是很多人卻沒有理想,是個人的悲哀。
一個人不可能什么理想都能實現。兒時的夢想到年輕人的理想,也是一個變化的過程,你的夢想如果好高騖遠,不切實際,那么這樣的空想不如收斂起來,束之高閣。多少年來,社會奉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價值觀,所以你的理想注定是不能成為通行法則的。而沒有理想的人,只能是個人的悲哀。生長在偉大的時代,紅花綠葉,各有其用。我們真的希望,即使是垃圾,在這樣的大時代,也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理想一定是有情懷的,有溫度的,有道德底線的。如果這樣的理想不能實現,確實要追究社會的體制問題。但是當社會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實現夢想的社會氛圍和制度環境,而我們或因困惑或因心態鈍化而毫無理想,漫無目標,其實就成為了社會的零余人。
理想照進現實需要條件。理想需具備現實操作可行性。如果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求仁得仁,理想光芒一定會照亮現實的道路。(王軍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