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都議定書到巴厘島路線圖,再到哥本哈根峰會,世界進入了低碳經濟時代,中國還想延續以往的高碳經濟來和西方拼發展速度是行不通了,碳匯、碳關稅等新術語的問世,本身就代表掌握先進生產力的西方發達國家的價值觀導向,中國是沒辦法阻止的,因為自己代表的是落后生產力和落后文化。
但是中國還有低碳資源。中國不但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高碳資源,也有森林、風力、水力、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等低碳資源,中國并不會束手待斃。中國在清潔電力、低碳發電(太陽能光伏電池)、太陽能廉價利用(熱水器)等方面也有技術。
未來中國應該怎樣調整能源結構,包括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才能實現大幅度減排目標?我認為需要既得利益集團讓出一些利益,比如西方石油大企業都儲備了生物質能關鍵技術,而我們的煤炭企業和石油企業卻沒有預見性,只有本行業的技術,只在本行業技術圈子中打轉轉,央企們的CEO目光短淺,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所以他們頑固抵抗利益調整和低碳革命,這種抵抗只能是死路一條,國家保得了一時,保不了他們一世。石油企業、煤炭企業有錢,這些錢的投資方向必須及時作出改變,必須加大力度對新能源技術攻堅,自己沒能耐研發就要學習微軟,加大對新技術小企業的收購力度,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負責任的新型企業。
現在國家也在作出一些調整的嘗試,比如要求新上馬的火電企業必須配套建設一個風電企業,帶動能源結構的轉型,但顯然力度不夠,因為火電項目的規模要比風電大得多,目前這種做法無法把火電占電力的比例降下來。
我認為應該有更大力度的政策指引,推動企業參與低碳革命,措施如下:
1、大力限制火電項目。十二五期間限批火電新建項目,2016年之后不再批準新建火電,嚴控火電改擴建;十二五加快火電中小企業改造,30萬千瓦以下裝機容量的火電企業逐步關閉,30-60萬千瓦的允許逐步改造為100萬千瓦以上。被淘汰中小火電企業的人員要在企業內部分流安置。改造擴大單機容量主要是為了脫硫和提高一次能源使用效率。
2、限制發展城市熱電聯供項目,因為這類發電廠雖然使用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相對更清潔,但仍然是碳排放來源,一樣要控制發展規模。
3、核電要有控制發展,不能宣揚大規模發展,因為核電的安全性容易引起環保社會事件,抵制核電的民間呼聲很高,目前選址矛盾很突出,整個中國海岸線已經沒有多少渺無人煙的地方。內陸地區尤其要嚴格控制,決不能在每個省都布點核電。核電行業腐敗問題突出,尤其在商業賄賂方面中國已經腐蝕了大批跨國公司,而核電技術和設備大部分從國外采購,國產化的步子遠遠慢于高鐵項目,所以要大力整頓核電系統尤其是中核總公司。
4、水電開發要更加重視生態移民補償和地質評估,收縮水電開發規模。盡管水電是符合低碳經濟要求的,但水電引發的移民貧困化和地質生態危機至今無法解決,尤其是在中東部地區水電開發潛力已經挖盡,水電系統全力盯住西部水電資源的時候,這種矛盾更加突出。處于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斷裂帶和橫斷山區斷裂帶的金沙江和長江上游,是地震高發區,要從規劃上作出調整,對大規模建設水電引發的系統性地質破壞風險重新作出評估,以往的評估都是以單個項目進行測試,事實證明,無論是環保還是地質,一旦區域內項目過于密集地上馬,就會突破環境閾值,這是規劃當局必須正視的規律。金沙江和怒江是目前要重點調整的區域。生態移民立法應盡快推進,落實移民補償資金,水電收益應大幅度向移民傾斜,從立法上大大抬高電力企業的開發成本,是阻止他們瘋狂掠奪水力資源的唯一辦法。
5、未來增加能源供給的渠道,應重點突破新能源低成本生產技術(包括太陽能發電、潮汐能發電、風力發電、可燃冰利用)、突破核聚變可控技術、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尋找不爭地不爭糧的可靠生物質能。
6、清潔能源使用的推廣,重點普及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支持電動自行車取代汽油摩托車,支持甜高粱、油藻等生物質能提取生物柴油技術,支持農村沼氣技術改進和普及。
7、節能,重點是電網傳輸技術改進,在控制電磁輻射的同時降低傳輸消耗,控制遍布全國的電網建設規模,增加電力消費大的城市電力生產能力,努力實現電力自給,通過電網布局優化來節約電力傳輸消耗。改造城市和單位、家庭內部老舊的電力線路,改造費用由政府和電力企業分攤,不能轉嫁給用戶。照明景觀用電,全部推廣節能燈具,還應減少照明時間,午夜12點后應關閉2/3景觀照明。
8、植樹造林,努力將目前20.36%的森林覆蓋率到2020年提高到30%左右,覆蓋率較高的地區要努力提高活立木蓄積量,延長砍伐時間。國家林業局應根據各地森林生長周期規劃砍伐年限,對于達標或推遲砍伐的,國家應給予林農足夠的補償。公益林保護的補償標準應進一步提高。國家通過國際貿易獲得的碳匯資源應優先資助林農。
9、盡快制定碳關稅條例或法律,一旦其他國家對中國出口產品征收碳關稅,中國立即進行報復性征收,主要針對高排量汽車、鋼鐵、有色金屬等。對于國內高耗能產業,嚴禁降低電價,甚至可開征國內碳排放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