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如果我們要認真的對待環(huán)境保護問題,那就必須在將來修建綠色建筑,并對已經存在的建筑進行盡可能的綠色改造。下面我們就簡單盤點一下全世界十大在建或計劃建造的綠色建筑。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可持續(xù)性。
低碳經濟是減少發(fā)展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的重要途徑。低碳經濟包含減排和建設兩個方面,即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減少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進而減弱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包括增加森林覆蓋率等生態(tài)建設手段。發(fā)展低碳經濟,是我國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目標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低碳經濟的建設方面,綠色建筑已經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青睞。
顯而易見,如果我們要認真的對待環(huán)境保護問題,那就必須在將來修建綠色建筑,并對已經存在的建筑進行盡可能地綠色改造。下面我們就簡單盤點一下全世界十大在建或已建成的綠色建筑。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可持續(xù)性。
一、世博軸工程 中國上海
1月22日,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會)最大的單體工程,也是上海世博會外形最新穎奇美的一座永久性建筑--世博軸,經過上萬名建設者37個月建設,宣告竣工。
世博軸工程建筑形式新穎獨特。世博軸工程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超大規(guī)模“陽光谷”結構,即六個遠看如同上海市花白玉蘭的巨型圓錐狀結構,自然光透過“陽光谷”玻璃傾瀉入地,可滿足部分地下空間的采光需求并自然通風,提升地下空間的舒適感,節(jié)約大量能源。
世博軸工程屋面頂棚采用的索膜結構,創(chuàng)造了一項世界之最。整個屋頂膜面由31個外桅桿、19個內桅桿及牽引桅桿的各類鋼索作為支承系統(tǒng),整個屋頂膜面長約843米、最寬處約97米,膜面展開面積達7.7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索膜結構,外形如舒卷的白云,浪漫飄逸。
世博軸工程采用了生態(tài)設計理念,除了“陽光谷”及下沉式草坡把陽光和綠色引入各層空間,還采用地源熱泵、江水源熱泵、雨水收集利用等新技術,引領當代建筑向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方向發(fā)展,體現(xiàn)了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二、鳥巢 中國北京
國家體育場(“鳥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由2001年普利茨克獎獲得者赫爾佐格、德梅隆與中國建筑[4.27 -3.17%]師李興剛等合作完成的巨型體育場設計,由艾未未擔任設計顧問。形態(tài)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個搖籃,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國家體育場沒有做任何多余的處理,只是坦率地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觀。2009年入選世界10年十大建筑。
“鳥巢”外形結構主要由巨大的門式鋼架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國家體育場建筑頂面呈鞍形,長軸為332.3米,短軸為296.4米,最高點高度為68.5米,最低點高度為42.8米。
體育場外殼采用可作為填充物的氣墊膜,使屋頂達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陽光可以穿過透明的屋頂滿足室內草坪的生長需要。比賽時,看臺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變化的,可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觀眾量的要求,奧運期間的20,000個臨時座席分布在體育場的最上端,且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個賽場。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動通過流線區(qū)域的合理劃分和設計得了完美得到的解決。
三、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
從機場高速兩側到3號航站樓前,覆蓋植被總面積達70萬平方米,相當于GTC整體建筑面積的兩倍多,并且采用多品種的植被和地面標高的錯落,營造出空間的立體層次。三號航站樓外有兩湖一河。景觀湖分為東湖A,東湖B和西湖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蓄水量約50萬立方米。該景觀湖系統(tǒng)是保障汛期機場機坪雨水順利排出和周邊管線雨水的管線暢通的重要調蓄工具。這個系統(tǒng)以景觀湖為核心,利用湖體作為積蓄利用的中心,整個系統(tǒng)主要由雨水收集、中水處理回用、湖水水質保障等子系統(tǒng)組成。對于雨水利用工程,主要功能是進行雨水生態(tài)收集、凈化,截流截污和調蓄。同時作為首都機場新航站樓前的一道重要的人文景觀,湖邊郁郁蔥蔥的綠色植物和景觀湖環(huán)境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呈現(xiàn)出優(yōu)美景觀。
四、美國加州科學館
由意大利建筑師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的美國加州科學館耗資4.84億美元,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可授予該建筑“白金”級別綠色建筑稱號,從而使其成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綠色建筑之一。從左至右:再生材料構架、90%自然光、舊金山附近海灘水泵站從太平洋[16.82 -2.89%]引水用于館內用水。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建筑標準委員會(California Building Standards Commission)近日通過一項決議,使該州成為全美環(huán)保建筑標準最嚴格的州。這意味著,加州新建的醫(yī)院、學校、商場及居民住宅將成為世界上最“綠”建筑。
據(jù)美國《舊金山紀事報》報道,綽號為“加州綠”(Calgreen)的新綠色建筑標準將于2011年1月正式生效。“加州綠”規(guī)定,建筑商在建筑過程中:需安裝室內節(jié)水管采;將一半的建筑廢物由填埋轉為回收利用;使用低污染的油漆、地毯和地板材料;在非居民住宅建筑中,按水的用途不同分安水表。新標準還要求加州當?shù)毓賳T檢查能源系統(tǒng),確保非居民建筑物供暖設備、空調和其它機械設備高效運作。
五、瑞士世博會模糊建筑
模糊大廈采用輕質結構,100m寬、64m深、25m高。主要建筑材料就地取用——水。水從湖里泵上來,過濾,通過緊密排排的高壓噴嘴噴放出細密水霧。形成的霧團成為自然與人工力量的互動。人工智能氣候控制系統(tǒng)讀取時刻變化著的氣溫、濕度、風速和風向。經過中央電腦處理,調整31500個噴霧嘴的水壓。進入霧團,視覺和聲覺參照物一律消逝,只剩下光學“乳白”現(xiàn)象和噴霧嘴發(fā)出的“白噪聲”。模糊并非標新立異。與巨大環(huán)境相對,模糊是低調的:空無一物僅關注視覺本身。
人工智能與建筑的結合亦能是相得益彰。不僅僅是實用性本身,同時也能成為建筑風格的一個組成。建筑如何與環(huán)境融合并創(chuàng)造、變化出全新形象,這是建筑設計師孜孜不倦的追求。
六、迪拜大樓
迪拜大樓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一種生長在沙漠里花朵。它高高的尖頂從95公里(60英里)之外仍然清晰可見。建成以后,迪拜大樓的高度將超過700米(2,296英尺),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大樓。
建筑師的目標:不僅僅是打破大樓高度的記錄,而且要建立一套新的世界質量標準,包括最精細的建筑、最佳的材料、以及注重每個細節(jié)的精雕細琢。相當于17個英式足球場(或25個美式足球場)大小的玻璃和金屬幕墻采用有機硅來裝配。硅酮中空玻璃密封膠有助于降低中空玻璃中壓力積聚的危險。硅酮結構密封膠將強化中空玻璃面板與幕墻框架之間的機械附著。之所以選擇有機硅來完成這一任務,是因為它們能夠承受高溫、紫外線、地震、惡劣氣候條件,包括沙暴和大風。
七、印度塔
“印度塔”的開發(fā)商將使“印度塔”成為合符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USGBC)的LEED節(jié)能和環(huán)保標準的建筑,預在2010年底完工。它位于孟買南部的沿海的一個稱為“女王項鏈”(Queens Necklace)的地區(qū),旋轉的外形是對它的3-英畝場地和建筑的功能要求的反應。而“印度塔”的設計觀念來源于孟買的氣候、場地,以及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與眾不同的內部和外部空間,為所有的使用者,提供最適宜的景觀、內部裝置和人格化的現(xiàn)代居住地。塔的設計也希望盡可能少地影響環(huán)境。它將采用最先進的可持續(xù)系統(tǒng)和技術——陽光遮蔽、自然通風、日光雨水收集和‘綠色的’內部裝飾,使它成為印度最環(huán)保的摩天樓。
八、CH2,墨爾本
CH2: 座落在墨爾本中心的10層2號辦公樓也叫做CH2,因其具有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特征的設計和中心能量功效而獲聯(lián)合國建筑獎。建造CH2需耗資5千萬澳元,但在贈與墨爾本的公證期間已經分期付款。CH2是澳大利亞第一個旨在獲得六顆綠星環(huán)保等級證書的辦公大樓。它給你留下的印象是能夠想象的到一個個隔間:配有熱式質量冷卻系統(tǒng),光電池,風力渦輪機,污水再處理系統(tǒng),冷凍天花板和令人稱奇的光電力循環(huán)木制天窗掛毯,此掛毯能追隨太陽的軌跡,從而能調節(jié)室內環(huán)境,使其冷暖適宜。墨爾本市希望利用這些環(huán)保設施能在10年內撈回本錢,其實對墨爾本更為有利的是它在世界范圍內日見顯著的名望。下面是有關那兒的一些信息。
九、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總部 美國馬薩諸塞州
新總部由三個相連的建筑物構成,為近200個員工提供了辦公場地。該項目建設選擇了切實可行的、低成本策略,每平方英尺僅花費220美元。
新總部設計靈感來自于一款帆船,外墻是淺白色,內部則是優(yōu)雅的敞式結構和天然木材。設計團隊還恢復草場,重新建立自然棲息地,徹底改變了這塊從前被污染的土地。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員工也參與了設計工作,他們拿出了一個方案,減少個人辦公空間,同時擴大協(xié)同工作區(qū)域,以提高主人翁意識。
十、大河能源總部 美國明尼蘇達州
明尼蘇達州的大河能源總部,是一個由混凝土框架和玻璃幕墻構成的四層辦公樓。這棟辦公樓代表了美國電力能效的最高水平,展示了辦公室的節(jié)能潛力和最新的能效技術。大河能源總部希望自己這些先進的能效技術也能為其客戶所采用,從而減少對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發(fā)電需求。
新辦公樓設計采用了一些新設計理念,比如,創(chuàng)造優(yōu)質空間,而不是增加空間數(shù)量;降低工作區(qū)二氧化碳排放;使用風力發(fā)電;利用地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