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內公告 |
|
賈治邦在全國林業廳局長座談會上的講話 |
發布人:碳匯林 發布時間:2010-7-21 本文類別:站內公告 - 站內公告 |
這次會議是在林業改革發展面臨良好機遇,現代林業建設全面推進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和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精神,認真學習塞罕壩林場的成功經驗,全面回顧今年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昨天,我們參觀了塞罕壩林場造林綠化、防沙治沙、濕地保護等現場,了解了塞罕壩林場的發展歷程,感受了塞罕壩林場的巨大成效,令人震撼,深受教育,很有啟發。剛才,河北省副省長張和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林業建設的情況。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真總結上半年工作,準確把握林業改革發展形勢 今年上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還沒有完全散去,我國又相繼遭受西南地區嚴重干旱、北方地區持續低溫和南方洪澇等自然災害。同時,隨著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召開,國際社會對林業更加關注,林業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十分復雜,承擔著更加繁重的任務,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級林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的安排部署,科學謀劃,從容應對,克服困難,狠抓落實,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 (一)生態建設成效明顯。一是造林綠化形勢喜人。今年上半年,全國完成造林7404.37萬畝,占全年計劃的83.38%;完成中幼林撫育3900.83萬畝,占全年計劃的49.53%;義務植樹21.46億株,占全年計劃的83.44%。遼寧、天津、湖南、廣西、寧夏等14個省(區、市)超額完成了全年造林任務。其中,遼寧完成人工造林366萬畝,是去年同期的1.28倍;廣西完成造林340萬畝,比去年同期增長40.5%。各地造林綠化投入明顯增加。遼寧、黑龍江分別達到100億元和60億元,均是去年的3倍以上。重慶市的投入達到61億元。廣東、重慶、湖南、廣西等多個省(區、市)的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部署、親自指導、親自參加春季造林綠化活動。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先后3次參加植樹活動。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親自主持開會研究造林綠化工作。吉林、河南、甘肅、青海等省把造林綠化納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造林已經成為各地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轉變發展方式、改善投資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手段,綠色已經成為各地的一種時尚和旗幟。在造林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造林的良種使用率、栽植合格率和成活率明顯提升。湖北省大力推行專業化、機械化、科技化和四季化造林,認真落實質量監理制和資金報賬制。甘肅省堅持適地適樹,積極開展優良鄉土樹種和耐旱灌木樹種造林。全國林木種苗工作不斷加強,編制了《全國林木種苗發展規劃(2011~2020年)》,開展了林木種苗質量抽查和執法檢查活動。全國供應林木種子2500萬公斤,苗木215億株。同時,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速生豐產林、沿海防護林等工程建設扎實推進。二是森林資源管理全面加強。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2010~2020年)》,為林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修訂了《國家級公益林管理暫行辦法》,基本完成了“十二五”期間年森林采伐限額編制工作,穩步推進了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工作。三是防沙治沙工作順利推進。認真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石漠化治理試點項目,總結評估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10年建設成效。加快了《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規劃》報批進度,完善了《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建設規劃(2010~2020年)》,起草了《關于加快沙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了防沙治沙工程效益監測,基本完成了第四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工作。四是濕地保護恢復工作扎實開展。認真實施《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審核了60多個濕地保護項目。開展了全國濕地資源調查工作,編制了《全國濕地公園發展規劃》,確認了5塊國家重要濕地,部署了36塊國際重要濕地監測工作,開展了濕地生態價值、功能和效益研究。五是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啟動了全國第二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工作,恢復了汶川地震損毀大熊貓棲息地46.98萬畝。加大了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力度,及時救護了因災受困的野生動物。實施了麋鹿、梅花鹿放歸活動,推進了野生動物損害補償試點工作。開展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和本底調查。啟動了上海及周邊8省區野生動物保護執法行動,實行了世博會瀕危物種特別審批程序。加快了野生動植物行政許可制度改革。 (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在中央林業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引下,各地掀起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新熱潮。全國31個省(區、市)都召開了省委或全省林業工作會議,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目前,福建、江西、遼寧等12個省(市)基本完成了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其他省(區、市)正在全面推進。全國集體林地確權面積19.5億畝、發證面積14.7億畝,分別占總面積的71.3%和53.7%。全國已發放林權證6419萬本,6113萬農戶拿到林權證,2億多農村人口獲得了增收致富的創業平臺。配合國務院辦公廳開展了林改督查工作,總結了改革的成效,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在海南省召開了林改現場會,推動了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全國累計調處林權糾紛70.1萬起,調處率達88%。完成了林改百縣典型推薦和核實工作。林權保護和流轉管理、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試點、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工作有序推進,林業發展活力明顯增強,林地林木價值顯著提升。全國林地直接產出率已由2003年的84元/畝提高到現在的155元/畝,林農群眾從中獲得了可觀的收益。隨著林改的深入推進,社會各界的造林積極性空前高漲。今年春季,遼寧省各類非公有制造林主體達11.2萬戶,完成造林294.1萬畝,占全省人工造林面積的80%。正如溫家寶總理最近批示的那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不僅推進了植樹造林,而且促進了林下產業發展,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三)林業產業全面復蘇。一是產業規模繼續壯大。截至5月底,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375億元,同比增長21.8%。累計生產人造板5903萬立方米、木質家具9139萬件、木地板16693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25.9%、25.2%、23.7%。全國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364.1億美元,同比增長41.7%。木質家具出口額59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新高。木制品出口額14.4億美元,膠合板出口額12.5億美元,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森林旅游業繼續保持旺盛的發展態勢,全國森林公園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76億人次,直接旅游收入120億元,創社會綜合旅游收入900億元。二是木本糧油發展態勢良好。中央下達各類油茶專項資金2.6億元,新造油茶林223萬畝。加強了油茶種苗培育和質量監管,良種種苗產量達5.34億株,較去年增加1億多株。《全國核桃產業發展規劃》、《全國油橄欖產業發展規劃》正在編制。三是林下經濟快速發展。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林下經濟不斷壯大。廣西規劃未來3年發展林下經濟2000萬畝,實現年產值200億元。重慶市啟動了農戶萬元增收工程,規劃投資100億元,發展林下經濟1000萬畝。四是林業合作經濟組織明顯增多。全國已有25個省(區、市)成立各類林業合作經濟組織4.35萬個,同比增長48%,經營林地面積1.5億畝,同比增長15%,為廣大農戶提供了有效的服務。 (四)強林惠林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確定了全國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完成了部分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天然林保護工程延長期政策和實施方案基本確定,待報國務院批準實施。林木良種補貼、造林補貼和濕地保護補助開始試點。中央財政安排森林撫育補貼試點資金20億元,比去年增加15億元。中央財政對新增的1.91億畝集體林地和西部12個省(區、市)包括享受西部政策的3個自治州的14.43億畝集體林地追加了林改工作經費。中央財政提高了集體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已經下達2010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75.8億元,比去年增加23.3億元。全國已有25個省(區)面向農戶開展林權抵押貸款,貸款金額221.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倍。中央財政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范圍擴大到6個省,公益林保險保費補貼比例由30%提高到50%,已有15個省開展了森林保險工作。中央基本建設投資規模明顯增加,上半年共爭取到林業投資158億元,同比增加47億元。下達林業貼息貸款建議計劃180億元,比去年增加20億元。安排林業小額貼息貸款計劃近50億元,比去年增加15億元。隨著強林惠林政策的落實,中央林業投資總額今年有望突破1000億元。各地林業投資也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廣西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2億元,同比增長24.5%,全年有望達到400億元。 (五)林業應急和救災工作快速有效。一是森林防火工作成效明顯。落實了防火責任制,加強了火災防范和應急處置,森林防火工作水平有效提升。武警森林部隊不斷加強訓練管理和隊伍建設,整體戰斗力明顯提高。認真落實《森林防火條例》和《全國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森林火災防控能力明顯增強。克服極端氣候等不利條件,成功撲救了發生在西南地區和黑龍江、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多起森林火災,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表揚。7月6日,溫家寶總理批示:大興安嶺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組織及時、科學、果斷、有力,把損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回良玉副總理批示,此次雷擊森林大火撲救工作抓得很好、很有成效,要不斷總結經驗、研究問題,切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截至6月底,全國共發生森林火災7002起,受害森林面積48萬畝,分別同比下降8%和19.6%。二是沙塵暴災害得到有效處置。啟動了39個沙塵暴地面監測站,開展了沙塵暴災害預防常識和應急處置措施宣傳,加強了重點預警期應急值守和監測工作。妥善處置了兩次重大沙塵暴災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災害損失。三是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不斷強化。堅持疫情監測信息日報制度,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置了西藏那曲候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6起野生動物疫情。制定了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管理辦法,編制了《全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建設工程規劃(2010~2013年)》。四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扎實有效。加快了《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建設規劃》修改和報批工作,制定了《松材線蟲病防治(預防)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加強了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和疫木加工企業監管。與國家質檢總局、上海市政府聯合開展了為世博服務、保生物安全,林業植物檢疫執法行動。山東省投入417.3萬個人工、2.73億元資金,有效控制了美國白蛾的危害。五是林業抗災救災工作及時有力。西南旱災、玉樹地震、南方洪澇災害發生后,各級林業部門及時派出工作組赴一線指導抗災救災工作,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抗災救災和恢復重建。玉樹地區林業植被恢復、基礎設施重建等內容已納入玉樹地震恢復重建規劃。 (六)林區民生逐步改善。一是林業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工作進展良好。今年共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47億元,計劃改造36.75萬戶。目前,投資計劃已全部下達,各地正在抓緊組織施工。預計到7月底,可累計完成15.67萬戶改造任務。二是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經過積極協調,一些省份將林區道路、水電、通訊等納入了城鄉統籌發展規劃,林區基礎設施逐步與社會接軌,林區封閉落后的狀態將有所好轉。同時,林區醫療條件和教育水平開始改善,林區看病難、上學難等問題逐步緩解。三是職工群眾收入開始增加。隨著生態效益補償、森林撫育補貼和造林補貼等政策的逐步建立,以及林下經濟的快速發展,林業職工和林農群眾的收入明顯增加。遼寧省本溪市農民通過種人參、養林蛙,涌現出了3000多個百萬元戶、120個千萬元戶、3個億元戶,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七)生態文化建設繼續加強。一是生態文明教育扎實開展。完成了10處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考察核驗工作。福建、山東、貴州等省建立了一批省級生態文明基地。“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活動深入開展,浙江等省啟動了“千校萬人同栽千萬棵樹”活動,青少年的生態文明觀念明顯增強。組織開展了“2010大熊貓上海世博行”活動。二是林業宣傳報道工作豐富多彩。圍繞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森林防火、造林綠化等重點工作,組織開展了多次宣傳活動,中央媒體共播發林業稿件和新聞報道4000多條(次)。各地也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為林業改革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三是城市森林建設方興未艾。成功舉辦了第七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授予武漢等8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制定和修改了《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導則》和《國家森林城市申報與考核辦法》,加強了對城市森林建設的指導。四是生態文學作品更加豐富。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油茶產業發展為題材,創作了一批有影響力和感染力的報告文學。出版了《走進森林》等中小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系列圖書,制作了《大漠長河》專題片和《熊貓寶寶成長日記》紀錄片,完成了《綠野尋蹤》、《綠色時空》欄目和《生態文化》雜志改版工作。林業新聞出版事業蓬勃發展,中國林業出版社轉企改制工作穩步推進。 (八)林業信息化建設全面推進。成立了國家林業局信息中心,開通了中國林業網和國家林業局辦公網,搭建了信息發布、在線辦公和互動交流的統一平臺,國家林業局進入了無紙化辦公階段。批復了第一批4個林業信息化示范省實施方案,加快了“金林工程一期”立項進程,啟動了國家級林業資源綜合監管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全國林業資源基礎數據庫建設項目和國家衛星林業遙感數據應用平臺建設。湖南、浙江等綜合辦公系統建設起步較早的省份正在完善功能、強化應用,有的省已經延伸到鄉鎮林業工作站和國有林場。遼寧省開通了林業政務商務一體化門戶網站群。福建省完成了全省林業應急視頻會商指揮系統建設,實現了視聽到村、會商到鄉的目標。江西省開發了林權交易網和網上林權交易系統,打造了統一的電子商務平臺。吉林森工集團自主研發的“經濟運行系統”和“森林防火監控系統”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九)支撐保障能力明顯提升。一是科技支撐更加有力。加大了林業重大領域科技儲備,組織申報了204項林業公益行業科技專項。深入實施林業科技富民工程,推廣科技項目297個,制修訂林業標準166項。選派2278名科技特派員,開展了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舉辦了林業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培訓班。創立了全國木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積極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機制。針對嚴重旱情,云南省編制印發了《抗旱技術手冊》,大力推廣徑流造林以及覆膜、保水劑等抗旱實用技術。二是依法治林水平逐步提高。森林法修改工作有序推進,森林公園、瀕危物種進出口、大熊貓保護等部門規章立法進程明顯加快。開展了林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點建設,辦理了4起林業行政復議案件。加強了林區禁毒工作,破獲毒品案件21起,繳獲毒品14千克。開展了“春季行動”,查處案件6.4萬起,收繳木材20.81萬立方米,收回林地9.28萬畝。三是國際交流合作深入開展。積極參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瀕危物種保護等國際會議,妥善處理了氣候變化、非法采伐、老虎保護等熱點問題。認真履行《濕地公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等國際公約,提升了林業的話語權,維護了國家權益。加強了對外談判人才培養和履約機構能力建設,提高了林業對外談判水平和參與國際交流的能力。新簽署兩個林業部門間合作協議。爭取到13個官方和非官方無償援助項目,受援金額1180多萬美元。亞太森林網絡機制建設和項目實施穩步推進,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贈送澳門大熊貓工作有序開展。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繼續推進干部競爭上崗、輪崗交流、掛職鍛煉等工作,不斷強化干部的監督管理,起草了《中共國家林業局黨組關于貫徹落實進一步從嚴管理干部的意見》等文件。編制了《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了林業教育培訓平臺建設。五是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加強。召開了全國林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印發了《關于做好2010年全國林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加強了中央政策落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重點項目資金使用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強化了項目資金管理,加大了違法違紀、失職瀆職案件查處力度。開展了“小金庫”專項治理“回頭看”工作。六是機關“兩建”工作成效明顯。國家林業局黨組印發了《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部署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繼續推進了“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活動。加強了黨務干部培訓,提高了黨建工作水平。機關后勤保障、事務管理、節能減排等工作全面加強。 總結上半年工作,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林業改革發展迎來了歷史上前所未有過的好形勢、好機遇。黨中央、國務院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認識林業,真正把林業放在了國家戰略全局的高度來研究、來部署、來推動;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度重視林業,呈現出了“五級書記抓林改”、“五級書記抓造林”的大好局面;各個部門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大力支持林業,紛紛出臺推動林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國際社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普遍關注林業,林業已成為國際會議的熱點話題和外交斗爭的重要領域;農民群眾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主動參與林業,造林育林護林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通過各級林業部門的共同努力,全國林業建設呈現出了勢頭強勁、態勢良好的可喜局面。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要切實承擔起中央賦予林業的“四個地位”和“四大使命”,任務之重,責任之大,前所未有;要順利實現胡錦濤主席提出的2020年森林資源增長目標,困難之多,難度之大,也前所未有。尤其是當前林業建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林業改革進展不平衡。個別地方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展較慢、質量不高,國有林場改革還沒有啟動,重點國有林區改革任務繁重,束縛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沒有完全破除。二是森林資源保護壓力很大。隨著極端天氣的不斷增多,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形勢日益嚴峻。同時,林地、濕地流失現象仍然突出,亂捕濫獵行為時有發生,鞏固和擴大林業建設成果的難度正在加大。三是林區民生亟待進一步改善。林業基礎設施十分落后,林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緩慢,林業職工、林農群眾收入仍然很低,與其他行業差距甚大。四是林業產業發展質量有待提高。部分林業企業還沒有完全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調整結構、推動轉型、提高效益還任重道遠。對于這些問題,一定要高度認識,認真研究,切實解決。 二、切實做好下半年工作,全面完成林業建設任務 今年是兩個五年規劃的銜接之年。做好下半年工作,不僅關系到全面完成今年林業建設任務,而且關系到為“十一五”規劃收好尾、打好結。下半年,要根據年初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的安排部署,對照“十一五”林業發展目標,認真檢查,狠抓落實,確保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一五”各項林業建設任務。在此,我再強調幾項重點工作: (一)抓好造林綠化和森林經營,加快推進國土綠化進程。一要全面完成今年造林任務。積極推廣各地書記、省長親自抓造林綠化的主要做法,認真開展雨季秋季造林,切實搞好受災林地補植補造,全面落實林木良種和造林補貼政策,保質保量地完成全年造林任務。籌備召開全國林木種苗工作會議,加強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管理和林木種苗市場監管,確保種苗質量。二要認真實施林業重點工程。繼續抓好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速生豐產林、沿海防護林等工程建設。天然林保護工程要深入總結一期建設成效,認真做好啟動二期的準備工作,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建設水平。退耕還林工程要在切實鞏固成果的基礎上,抓緊編制新的退耕還林工程規劃,爭取把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逐步退下來。三要不斷加強森林經營工作。籌備召開全國森林經營現場會,繼續抓好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工作。編制《全國森林經營規劃》,下發《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實施綱要》,按樹種、按地區編制森林撫育技術規程。建立森林經營管理制度,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模式和關鍵政策研究。四要切實抓好碳匯造林試點。加快推進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編制《森林經營增匯減排最佳模式》、《森林經營碳匯計量監測指南》和《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十二五”行動要點。五要繼續推進防沙治沙工作。加快《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規劃》報批工作,制定防沙治沙目標責任期末考核工作方案,做好石漠化治理試點范圍擴大工作,發布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 (二)強化資源保護與災害防控,切實鞏固林業建設成果。一要認真落實《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全面啟動省縣兩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制定并出臺《征占用林地定額管理辦法》。編制全國“十二五”征占用林地定額,推進“十二五”期間年森林采伐限額報批工作,繼續開展采伐限額、征占用林地、“三總量”檢查和全國營造林綜合核查。組織開展區域嚴打行動,嚴肅查處涉林大案要案。二要高度重視森林火災防控工作。籌備召開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會議暨防火隊伍建設現場會,切實做好秋冬季森林火災防控工作。嚴格落實防火責任制,強化野外火源管理,加強火險預警和應急響應,及時妥善處置火災火情。認真實施《森林防火條例》和《全國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并出臺《森林航空消防管理辦法》。三要切實搞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繼續做好美國白蛾和松材線蟲病等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和防控工作,認真落實地方政府松材線蟲病防治目標責任制。繼續抓好生物防治試點,開展有害植物摸底調查。四要繼續加強濕地保護管理。認真實施各項濕地保護項目,出臺《國家重要濕地確認辦法》、《國際重要濕地監測技術規程》,發布《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白皮書》,抓好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加強國際重要濕地建設管理。組織力量搞好濕地補貼政策依據研究工作。五要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完成全國第二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試點和第二次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工作。研究制定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扶持政策,出臺《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證書核發管理辦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執法,確保世博會和亞運會期間不出現敏感問題。強化自然保護區機構建設,依法理順管理體制。切實做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加強風險評估與監測預警,加快監測防控體系建設。 (三)全面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一要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這項改革十分復雜、永無止境,要不斷深化,積極推進。全面落實林改政策,準確把握林改方向,扎實推進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改革,真正確立農民經營林業的主體地位。同時,要繼續完善林改配套政策,鞏固和擴大林改成果。加快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搞好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和林木采伐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結合修改森林法,研究制定強化林權保護管理的法律措施。制定并出臺林權登記管理辦法、集體林權流轉管理辦法、林權檔案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林權保護管理工作和流轉行為。認真籌備召開百名縣委書記林改座談會,總結推廣林改的典型經驗,用典型推進林改深入開展。二要積極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調查研究,并選擇部分省份開展改革試點,進一步探索路子,積累經驗。各地要不等不靠,按照2003年中央林業決定的精神,積極推進國有林場改革與發展,重點解決職工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問題,把學校、醫院等社會職能交由當地政府承擔,把林場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享受國家有關政策。把林場辦的二三產業推向市場,由市場配置資源,創新經營機制,增強發展活力。三要認真研究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工作。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認真做好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調研工作,繼續抓好伊春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四)大力發展林業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森林具有多種功能,開發潛力巨大。要根據森林的經濟屬性和生態屬性,培育類型多樣的林業產業,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效益,為社會提供又多又好的物質產品和生態產品。一要加快發展木材培育和木材加工業。充分發揮森林的經濟屬性,加快建設速生豐產林基地,努力增加木材尤其是大徑材供給。大力發展木材加工業,切實提高木材制品生產能力,不斷滿足社會對人造板、木地板、木質家具等綠色環保產品的巨大需求。二要做大做強森林旅游業。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屬性,以森林景觀資源為依托,搞好旅游產品開發和推介,做大做強森林旅游業。編制《全國森林公園和森林旅游發展規劃》,制定《關于加快森林旅游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建立國家森林旅游試驗示范區,探索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良性互動的產業發展模式。三要大力發展油茶等木本糧油。認真實施《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各油茶產區也要抓緊編制出臺油茶產業發展規劃。加快良種采穗圃和繁育基地建設,開展種苗質量專項檢查。切實抓好今冬明春油茶新造林工作,積極開展油茶低產林撫育。搞好茶油產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召開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四要重點開發林下經濟。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和林蔭空間,大力發展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的林下經濟,可以大大提高林業綜合效益,轉變林業經濟發展方式,縮短林業生產周期,解決農民長期沒有收益的問題,實現近期得利、長期得林,以短養長、長短協調的良性循環,極大地調動農民發展林業的積極性。發展林下種植業,還可以豐富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增強保持水土和涵養水源的能力。發展林下養殖業,還可以把畜禽養殖由村內轉移到林間,改善人畜混居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減少病菌傳播,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因此,要按照以林為主、保護第一,集約經營、規模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加大林下經濟開發力度。引導農民利用承包的林地,大力發展林參、林果、林藥、林菌、林花等林下種植業,以及養雞、養豬、養兔等林下養殖業,讓農民實現快速致富的愿望。籌備召開林下經濟發展現場會,總結推廣各地發展林下經濟的典型經驗。積極爭取國家制定并出臺扶持林下經濟發展的政策,為農民增收致富創造更好的條件。同時,要大力培育林業支柱產業和產業集群,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效益。認真實施《全國林業產業振興規劃》,加快林業產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林產品市場預警機制,加強林業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為企業和農民發展林業產業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與服務。 (五)著力改善林區民生,切實改變林區生產生活條件。一要積極推進林區棚戶區改造工作。籌備召開林區棚戶區改造現場會,全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和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工作,盡快改善林區干部職工住房條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解決配套資金和建設用地等相關問題。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合理安排建設工期,確保住房質量和建設進度。二要加快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將國有林區承擔的醫療、教育等社會職能交給地方政府,減輕林業辦社會的負擔。協調有關部門,切實將林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并落實建設資金。三要全面落實各項補貼政策。配合有關部門落實部分林業機械納入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以及國有林區、林場職工購置家電的補貼政策。摸清林區低收入職工底數,積極協調社保部門,將國有林區、國有林場低收入人群納入地方最低生活保障體系,享受地方最低生活補貼。四要支持災區搞好林業恢復重建。繼續支持玉樹地震災區和南方洪澇災區搞好林業恢復重建,妥善安置受災林業干部職工。加快林區受損的公路、房屋、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條件。 (六)認真編制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科學謀劃林業發展藍圖。要按照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和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全力做好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各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要在認真總結“十一五”工作的基礎上,對“十二五”規劃的各項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確保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要搞好與國家“十二五”規劃和政策取向的銜接,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更大支持,建立健全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策環境的現代林業支持保護體系。要通過編制實施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著力解決林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構建現代林業的基本框架,奠定生態文明的牢固基礎,創建科學發展的良好環境。 (七)全面增強支撐保障能力,確保林業持續發展。一要加強林業政策資金的爭取和管理工作。協調出臺天然林保護工程延長期政策。認真編報2011年林業投資計劃,積極爭取中央林業投資。總結森林保險試點經驗,擴大保費補貼試點范圍,提高保費補貼比例。研究制定森林撫育試點、林業生產救災、林業科技推廣示范等中央財政資金的管理辦法或績效考評辦法,切實加強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有效運營。開展統計法和統計違法行為大檢查。二要強化依法治林工作。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森林法修改工作,要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森林法修改送審稿。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區立法調研論證工作,積極做好自然遺產保護法立法工作,繼續推進濕地立法工作。繼續抓好林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點建設,全力做好林業行政復議工作。啟動行政許可公告修改工作,開展林業系統“五五”普法抽查驗收和“六五”普法規劃制定工作。三要增強林業科技支撐能力。圍繞現代林業發展中的重大技術難題和未來林業發展的制高點,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力爭在林業新品種研發、困難立地造林、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生態服務功能評價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科研團隊建設,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果轉化效率,促進科技與生產結合,全面增強科技支撐能力。四要加快林業信息化建設。爭取“金林工程”早日立項。加強林業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和林業信息化標準建設,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奠定基礎。做好資源整合改造工作,拓展林業信息化應用領域,提升林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五要推進生態文化體系建設。認真開展林改百縣行大型采訪活動,切實搞好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的宣傳報道工作。加大生態文學作品創作力度,啟動濕地保護電視專題片拍攝制作工作。辦好第二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全面展示我國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的偉大成就。六要深化國際合作交流與履約。做好國際林業熱點問題研究和應對工作,認真履行相關國際公約和雙邊協議,維護國家利益和形象。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公約林業議題國際談判、中日高層經濟對話、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等重要活動,推進相關林業合作協議的簽署和執行工作。繼續拓寬并鞏固國際合作渠道,努力爭取各類合作項目和資金。認真籌備2011國際森林年系列活動。加強亞太森林網絡制度建設,謀劃網絡長遠發展戰略規劃,推動網絡向區域性國際組織發展。 (八)繼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高行政執行能力。一要深入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和創先爭優活動。通過抓好理論武裝和業務學習,加強黨性修養,轉變工作作風,提高科學決策、狠抓落實的能力。扎實推進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風氣,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艱苦奮斗、勤于學習、不斷開拓的進取精神。二要全面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編制實施《全國林業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全國林業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推進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林業專題教材制播工作。籌備召開林業人才工作座談會。認真執行干部選拔任用四項監督制度,繼續推進干部競爭上崗和輪崗交流工作。三要加強基層林業隊伍建設。加強基層林業站所建設,搞好人員培訓,提高推動改革、落實政策、服務林農的能力。籌備召開全國森林公安工作座談會,繼續深化森林公安“五化”建設。四要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制定并出臺《中共國家林業局黨組巡視工作辦法》,認真落實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從嚴教育和管理干部,加大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力度。加強涉林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抓好森林公安機關警車和涉案車輛違規問題專項治理。 三、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把現代林業建設不斷引向深入 我們之所以把這次會議放在塞罕壩林場召開,主要目的就是想讓大家親身感受一下塞罕壩林場建設取得的巨大成績,認真學習塞罕壩林場建設積累的成功經驗,大力弘揚幾代塞罕壩人創造的偉大精神。以此為動力,推動兩大生態屏障建設和現代林業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塞罕壩自古就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獸禽繁集的天然名苑。早在遼、金時期,就被稱作“千里松林”,是皇帝的狩獵場所。清朝時期,康熙皇帝在此設置了“木蘭圍場”,作為塞外的皇家獵苑。后來由于清王朝的衰敗,同治二年(1863年)對塞罕壩進行開圍放墾,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后來又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掠奪采伐和連年山火,這里的原始森林便蕩然無存。新中國成立初期,塞罕壩已經退化為“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1962年,林業部在此組建直屬的塞罕壩機械林場,開始大規模的植樹造林。經過近50年的艱苦奮斗,幾代塞罕壩林場干部職工在極端困難的立地條件下,成功營造了112萬畝人工林,創造了一個變荒原為林海、讓沙漠成綠洲的綠色奇跡。塞罕壩林場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1.4%提高到現在的79.4%,林木總蓄積量達到1012萬立方米,每年可采木材10萬多立方米,可吸收二氧化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不僅當地生態狀況明顯改善,無霜期由42天增加至72天,年降水量由417毫米增加到530毫米,6級以上大風天數由76天減少至47天,而且有效阻滯了渾善達克沙地南侵,為京津地區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綠色屏障。塞罕壩林場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令人震撼,令人折服,確確實實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偉大創舉。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塞罕壩人在創造綠色奇跡的同時,也創造了偉大的塞罕壩精神。這種精神的內涵可以概括為五句話:一是艱苦創業的精神。塞罕壩地處高寒地區,最低氣溫零下43.6℃,一年中零下20℃以下的天數達120天,年均積雪7個月。近50年來,塞罕壩人在這樣惡劣的氣候環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啃窩頭、喝冷水、住馬架、睡窩棚,以苦為榮,以苦為樂,以堅忍不拔的頑強斗志,在流沙中植樹,在荒漠上建房,終于將昔日的荒原變成了今天的百萬畝林海,創造了“人逼沙退、綠蔭藍天”的偉大業績,成為全國林業建設的一面光輝旗幟。二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塞罕壩人視林場為家鄉,將綠化當事業,幾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層,無怨無悔,矢志不渝。建場初期,承德二中剛剛畢業的7名女高中生,毅然決然地離開城市來到塞罕壩林場,書寫了“7女上壩”的感人故事。1985年,塞罕壩林場下放到圍場縣管理時,國家基本沒有投入,干部職工失落感很強,但許多干部堅持留了下來,默默奉獻。正是這樣的塞罕壩人,為林業建設奉獻了青春年華,奉獻了聰明才智,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智慧、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綠色贊歌。三是科學求實的精神。塞罕壩人堅持尊重自然規律,依靠科學技術,攻克了高寒地區引種、育苗、造林等技術難關,探索出了落葉松、樟子松、云杉等樹種的全光育苗技術,自行改進了造林機械,解決了機械造林苗木擠壓不實、機械傷苗等問題,創造了“三鍬半人工縫隙植苗法”、“苗根蘸漿保水法”、“越冬造林苗覆土防寒防風法”等技術,成為全國科技興林的先進典型。四是開拓創新的精神。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塞罕壩林場曾經多次遭遇陣痛、陷入困境,但他們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轉換機制,確立了“生態立場、營林強場、產業富場、人才興場、文化靚場”的發展戰略,把林場的教育、醫療納入地方體系,并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大力發展二三產業,走出了一條以副養林、以林興場、多業并舉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每年為地方創造上萬個就業崗位,實現社會總收入5億多元。五是愛崗敬業的精神。幾代塞罕壩人把個人理想與林業事業、個人選擇與國家需要、個人追求與人民利益緊密結合起來,始終以造林綠化為崇高使命,堅持“先治坡、后治窩,先生產、后生活”,兢兢業業,傾心工作。陳瑞軍、初景梅夫婦常年堅守“夫妻望火樓”守護森林。由于遠離人群,缺乏交流,兒子長到8歲時說話還不清楚。塞罕壩人這種腳踏實地、一絲不茍、嘔心瀝血的精神,表現出了對綠色、對人民、對事業的無限熱愛。 當前,我國林業發展既迎來了十分難得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在機遇和挑戰并存、希望和壓力同在的形勢下,大力弘揚思想內涵豐富、行業特點突出、時代特色鮮明的塞罕壩精神,對于我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林業大發展、大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對于確保實現胡錦濤主席提出的“雙增”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雙增”目標,是向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是交給林業部門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如期實現這個目標,要求每年必須完成8800萬畝以上的造林任務,并切實搞好森林經營和保護工作。目前,我國剩余的宜林荒山荒地有60%分布在像塞罕壩這樣的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難度大,成活率低,林木生長緩慢,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只有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樹立必勝信心,敢啃硬骨頭,善打攻堅戰,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才能確保“雙增”目標順利實現。 第二,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對于推動現代林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推動現代林業科學發展,就是要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效益,滿足經濟社會對林業的多樣化需求。經過多年建設,塞罕壩林場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是現代林業科學發展的成功典范。當前,全國現代林業建設剛剛起步,林業的多種功能還不完善,多種效益還沒有充分發揮,改革發展的任務也十分繁重。塞罕壩林場的成功實踐,為我國現代林業建設樹起了一面旗幟,提供了有益借鑒,值得把他們的寶貴經驗和偉大精神,在全國認真總結推廣,并不斷發揚光大。 第三,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對于構建北方綠色生態屏障具有巨大的推動意義。近50年來,塞罕壩人在這里營造的百萬畝林海,已成為塞北高原的綠色明珠,為抵御風沙侵害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可以進一步鼓舞全體務林人特別是三北地區務林人的斗志,有力地推動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盡快構筑起北方綠色生態屏障。今后,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要以塞罕壩林場為借鑒,改變原來“撒胡椒面”式的投資方式,按照“點面結合、突出重點、科學布局”的原則,以基地為抓手,以項目為帶動,在山西、內蒙古、遼寧、陜西、黑龍江等省(區),規劃建設一批百萬畝以上的植樹造林基地,集中力量加快工程建設步伐。爭取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再造幾個甚至十幾個塞罕壩,在我國北方地區真正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綠色長城,充分發揮森林防風固沙的生態屏障功能。工程建設中,要尊重自然規律,堅持適地適樹,科學選擇造林樹種和造林模式,確保種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下半年要在陜西省榆林市召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現場會,專門對此進行研究部署。 第四,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對于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生態文明觀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用生動的事例教育人,用先進的精神感染人。塞罕壩林場無論是創造的生態成果還是蘊含的精神內涵,社會影響都很大,感染力都很強,是一個鮮活的生態文明教育范例,是一部生動的生態文明教材。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對于普及生態文化知識,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引導全社會形成熱愛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濃厚氛圍,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關鍵要把握好以下五點: (一)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就是要樹立干事創業、造福子孫的崇高追求。人的一生能夠做幾件有益于國家、有利于人民的事,確實不易。林業是積德行善、造福子孫的德政事業。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就要真正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深刻認識到青山綠水也是政績,把發展林業作為人生的崇高追求,為百姓多做實事,為子孫多做善事,真正做到為官一任,綠化一方,給子孫后代多造幾個塞罕壩,為自己、為社會多樹幾座綠色豐碑。 (二)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就是要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林業是艱苦行業,選擇林業就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奉獻。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就要以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在清貧的崗位上和艱苦的環境中,磨煉意志,加強修養,經受考驗。廣大林業干部職工都要向塞罕壩人學習,站在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的高度,主動到林業建設一線去,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才華,為現代林業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三)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就是要堅持求真務實、尊重科學的正確理念。不尊重科學,作決策、辦事情就必然會失敗。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就要強化科學意識,秉持科學態度,自覺按照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規律辦事。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實事求是,切實做到察實情、說實話、辦實事。要加快科技人才培養,加強科學技術攻關,強化科技成果推廣運用,堅持依靠科學技術推動林業發展,不斷提高林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四)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就是要增強搶抓機遇、勇于改革的進取意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林業改革的機遇期,也是林業改革的攻堅期。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就要大膽探索,勇于改革,爭做改革的倡導者、推動者和實踐者。當前,要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重點抓好各項配套改革,鞏固和擴大改革成果。同時,要按照國務院要求,積極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和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要像塞罕壩林場那樣,通過改革解決問題、推動發展。 (五)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就是要發揚兢兢業業、狠抓落實的優良作風。任何工作部署都要通過抓落實才能見成效。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著一任干,不出成效不罷手。各位廳局長、司局長是抓落實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落實,帶頭抓落實,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全體務林人要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履職盡責,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見成效。只有形成狠抓落實的優良作風,林業發展才會有希望。 偉大的塞罕壩精神,是幾代塞罕壩人用心血和汗水甚至生命凝結而成的,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林業行業的具體體現,是全國林業行業的寶貴財富,是激勵廣大務林人不斷進取的光輝旗幟,是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各級林業部門要把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以此振奮精神、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推動發展。 做好下半年工作,完成“十一五”林業建設任務,責任重大,意義深遠。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按照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狠抓落實,努力開創現代林業建設新局面,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林業局網 2010-07-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