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內公告 |
|
科學發展生態林業成為十二五重點 |
發布人:碳匯林 發布時間:2011-2-15 10:23:40 本文類別:站內公告 - 站內公告 |
為進一步觀察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國家林業局認真研究,準確把握新時期國內外形勢,正確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提出要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功能,加快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努力完成《建議》提出的目標和任務,為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貢獻積極力量。 一、發展林業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重大舉措 實現科學發展,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道路。推動科學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建議》明確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5個基本要求。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中居于戰略地位。中央林業工作會議進一步確立了林業的“四個地位”,即:林業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具有基礎地位,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明確賦予了林業的“四大使命”,即:實現科學發展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重大舉措,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首要任務,應對氣候變化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戰略選擇,解決“三農”問題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重要途徑。這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對林業的最新認識成果,深刻揭示了林業將在我國“十二五”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林業在實現生態良好中承擔著首要任務,能夠有效保護人類生存基礎、拓展發展空間。《建議》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以及“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加強生態保護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也是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全國生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全國森林資源明顯增長,森林覆蓋率從建國初期的8.6%增加到20.36%,森林蓄積量達到137.21億立方米。局部生態得到改善,防沙治沙取得突破,物種保護明顯加強,林產品供給能力有效提高,為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科學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狀況依然十分脆弱,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生態承載力與經濟增長需求不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目前,我國森林面積1.95億公頃,人均0.145公頃,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覆蓋率20.36%,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森林蓄積量137.21億立方米,人均10.15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森林資源稀少,給我國帶來了十分嚴重的生態問題,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生存發展空間縮減。全國沙化土地面積17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8.1%,還有近32萬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顯沙化趨勢,“十一五”期間累計發生強沙塵暴、沙塵暴和揚沙浮塵天氣近50次;還有石漠化土地面積12.96萬平方公里,并且以年均2%左右的速度擴展。土地沙化和石漠化不僅導致生態惡化,制約區域經濟發展,而且影響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嚴重吞噬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空間。二是土地質量嚴重下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37.1%,每年流失土壤45億多噸,損毀耕地90多萬畝。三是生物多樣性面臨嚴峻威脅。全國已有233種脊椎動物瀕臨滅絕,哺乳動物瀕危物種增加到83種,鳥類瀕危物種增加到86種,36種野生植物的種群數量僅存1000株以下,而且我國生物物種遺傳資源喪失和流失嚴重,許多藥用生物野生資源瀕臨枯竭。生物多樣性作為占領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資源,作為維護生態平衡、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物質基礎,一旦喪失,將對未來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重大損失。四是淡水資源匱乏。由于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嚴重,特別是我國天然濕地急劇減少,湖泊水面面積由7.1萬平方公里減少到5.2萬平方公里,洪澤湖、鄱陽湖、太湖水面面積分別減少了54.2%、33.3%、14.8%,昔日“八百里洞庭”已從1940年代末期43萬公頃,減少至目前的24萬公頃;三江平原自然沼澤面積已由建國初期的500萬公頃減少到目前的156萬公頃,沿海地區已喪失濕地200多萬公頃,導致蓄水調洪能力下降,凈水貯碳功能降低,嚴重影響淡水資源安全。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態“負債國”之一,生態問題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最大的障礙之一,生態產品已成為我國最短缺的產品之一,生態差距已成為我國與發達國家的最大差距之一。 我國林業履行著建設森林生態系統、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改善荒漠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大職責。“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決定著國家生態狀況,維護著國土生態安全。森林和濕地是全球最主要的兩大生態系統,它們以70%以上的程度參與和影響著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中扮演著主要角色,對保持陸地生態系統整體功能、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發揮著中樞和杠桿作用。森林還被稱為“物種基因庫”,維護了全球陸地90%的生物物種。濕地又被稱為“淡水資源庫”,我國濕地維持了全國可利用淡水總量的96%。如果森林和濕地從地球上消失,陸地90%的生物將滅絕,全球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在一定意義上說,人類如果失去森林、濕地,生態系統就會遭到徹底破壞,人類就會失去生存空間。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我國人口還將持續增長,脆弱的生態環境承擔著越來越大的人口壓力,單位土地的人口負荷更趨嚴重。要實現科學發展,必須要解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種減少、濕地萎縮和森林資源不足等重大生態問題,提高我國生態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就要求充分發揮林業在生態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加快構建國土生態安全屏障,努力擴大生態容量,有效拓展中華民族的生存基礎和發展空間。 (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迫切需要發揮林業維護資源能源和糧食安全功能。《建議》提出“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以及加強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建設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森林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占絕對主導地位,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占陸地生物量的90%,森林單位面積生物量是同等面積農田和草原的20-100倍。我國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占到全國陸地植被生態系統總生物量的70%。因此,林業被公認為天然的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的復合體,是新世紀極具潛力的朝陽產業。木材、鋼材、水泥、塑料并稱為支撐經濟發展的四大重要原材料,其中唯獨木材是綠色、可再生的。我國是世界木材消費大國,木材及林產品需求一直呈剛性增長,“十二五”期間,我國年均木材需求將達4.5億立方米,國內最多能提供3億立方米,缺口達1.5億立方米以上。多年形成的依靠進口木材解決國內市場供應的模式,將因一些木材出口國限制出口,面臨嚴峻挑戰。同時,據預測,我國經濟林產品、林化產品和食用菌等林副產品需求不斷增長,到“十二五”末,缺口達近3000萬噸。因此,保障我國木材等資源安全迫切需要林業增強戰略資源儲備能力,立足國內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木材及林產品的需求。 我國人口數量的持續增加和膳食結構的改善使我國糧油消費需求呈現剛性增長態勢。我國人均耕地1.41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稀缺的耕地已成為糧食產量增長的最大制約。林業擁有46億畝林地,其中有6億多畝宜林荒山和大量“四旁地”,發展木本糧油潛力巨大。目前,全國食用植物油60%靠進口,如果種植和改造9000萬畝高產油茶林,就可年產茶油450萬噸,不僅可使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減少50%左右,還可節省出1億畝種植油菜的耕地來種植糧食,這對于優化經濟結構,維護國家糧油安全具有戰略意義。 另據實地觀測,平原農田防護林平均每公頃能保護農田10.80公頃,增產糧食9360公斤。因此,大力發展木本糧油和農田防護林,是立足自給、增強后備糧食儲備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形勢需要。我國石油資源供應嚴重不足,森林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生物質能源,就其能源當量而言,是僅次于煤、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潔安全、可再生、可降解、不與農爭地、不與人爭糧等優點,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是我國新能源開發的戰略需要。我國現有木本油料樹種總面積超過400萬公頃,可培育能源林1300萬公頃,可每年提供生物柴油500多萬噸、木質燃料近4億噸,折合標準煤約2.7億噸。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最新預測,我國進口原油將從2008年的每天400萬桶上升到2013年的每天570萬桶,國家能源安全形勢嚴峻,迫切需要將林業生物質能源作為我國新能源開發的重點。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充分發揮林業就業增收巨大潛力。《建議》指出“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擴大就業和增加勞動收入,以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我國山區占國土總面積的69%,山區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56%,這些地區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民生問題更為突出。山區如何致富關系到如何解決“三農”問題,如何縮小城鄉差距問題。我國現有林地面積是耕地面積的2.3倍,其中集體林地25.5億畝,但單位面積林地的產值比耕地差得多,蘊藏著極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林業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為社會各種資源有效參與林業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解決“三農”問題最現實的選擇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充分挖掘林地潛力,不斷提高林地單位產出率,通過積極發展林產品加工業、森林旅游業等,促進農林牧副漁結構合理、協調發展。依托山區豐富的林地資源和森林資源,可以加快山區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有效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確保廣大農民安居樂業。林業的這些作用,已經在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內需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林業跨國民經濟一、二、三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范圍廣,能對農民就業形成“磁吸效應”,對農民增收形成“倍數效應”,利用林業可為農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2008年林業產業就業人數為4500萬人,占農村富余勞動力的37.5%;2012年將達到5700萬人。據研究,林業及其相關產業每年可以創造120萬個就業崗位,約占全國每年新增勞動力的十分之一,按保守推算,到2015年林業就業人口將達6000萬人。同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完成林地確權面積21.76億畝,6779萬農戶拿到林權證,直接惠及近3億農民。發展林業是緩解社會就業矛盾、促進增收的最現實、最直接、最可行的一條渠道。拉內需、促就業、保民生需要充分發揮林業就業蓄水池和增收保障作用。 (四)應對氣候變化迫切需要增加森林碳匯、提升減緩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議》要求“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是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我國實現科學發展必須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森林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獨特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森林既是吸收匯(碳匯),是陸地最大的儲碳庫和最經濟的吸碳器,也是排放源(碳源),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恢復和保護森林既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又是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二,木制林產品是重要碳庫,發揮著儲碳的重要功能,林木生物質能源可以部分替代化石能源,有效減少碳排放,進而減緩氣候變化。第三,森林固碳具有工業減排不可比擬的成本比較優勢,并能夠增加綠色就業崗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中約儲存了2.48萬億噸碳,其中1.15萬億噸碳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中。《京都議定書》明確規定了工業直接減排和森林碳匯間接減排兩個途徑。專家測算,如果將我國煤的使用比重降低1個百分點,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減少0.74%,而GDP會下降0.64%,居民福利將降低0.6%,就業崗位將減少470萬個,可見直接減排需付出較高的代價。森林固碳間接減排具有投資少、綜合效益大等優點,是爭取國家發展空間和搶占經濟競爭優勢的巨大潛力所在。近年來我國森林資源不斷增長,有效提高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1980-2005年,我國造林活動累計凈吸收30.6億噸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計凈吸收16.2億噸二氧化碳,減少毀林排放4.3億噸二氧化碳,目前我國森林植被總碳儲量已達到78.11億噸。在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上,我國持續大規模開展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增加碳儲存的貢獻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是遏制氣候變暖,拯救地球家園的最實際的行動,展現了我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因此,大力植樹造林,加強森林保護,強化森林經營,已成為我國增加森林碳匯總量、爭取發展空間、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必然選擇。 (五)推動文化大發展迫切需要繁榮生態文化。《建議》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生態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生態文明的基礎。繁榮生態文化的目的是全社會形成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良好風尚,大家更加自覺地保護生態、愛護環境、節約資源能源。世界著名生態和社會學家唐納德·沃斯特指出:“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全球性生態危機,起因不在于生態系統本身,而在于我們的文化系統。要度過這一危機,必須盡可能清楚地理解我們的文化對自然的影響”。這說明,只有從更深的思想文化層面解決問題,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大力發展生態文化,可以引領全社會學習生態知識,樹立生態道德,崇尚生態文明,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可以引導政府部門的決策行為更加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可以推動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力地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森林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孕育了燦爛悠久、豐富多樣的生態文化,集中反映了人類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共同價值觀。林業在繁榮生態文化中扮演著主要角色,能夠有效傳播生態文化、提升生態文明觀念、提供文明基礎和繁榮條件。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是生態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陣地,承擔著繁榮生態文化、弘揚生態文明的先鋒任務,可以為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林業要為實現科學發展作出新貢獻 《建議》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凸顯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結構、效益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城鄉、區域發展相協調,發展、改革相互促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尤其在金融危機、生態危機、資源能源危機、氣候變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選擇、緩解資源能源危機的重要行業,在我國進入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十二五”重要時期,更應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任。因此,加快林業發展,提高資源生態承載力,為實現科學發展作出新貢獻,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林業長期發展的戰略任務。林業要為科學發展作出新貢獻,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做到“五個堅持”。 堅持把“雙增目標”作為發展現代林業的核心任務。胡錦濤主席代表中國政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向國際社會作出的“大力增加森林碳匯,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的“雙增目標”承諾,將發展林業、增加森林資源、改善森林質量納入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為實施這一戰略,胡錦濤總書記又對林業作出重要批示。“十二五”是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批示和“雙增目標”的關鍵時期,必須堅持依托林業重點工程,全面開展森林撫育經營,加快城鄉綠化步伐;繼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國有林場改革,探索推進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切實增強林業發展活力,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和社會各方造林育林護林的積極性,為實現我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作為發展現代林業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時期,必須緊緊圍繞發展方式轉變這條主線,堅持造林綠化在保持規模擴張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造林質量和森林質量;林業產業建設在保持發展速度的同時,更加注重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建設機制在政府主導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林業建設在加大投入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在提升林業多種功能的同時,更加注重林農增收和擴大就業。 堅持把改善民生和興林富民作為發展現代林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十二五”時期,發展林業必須著眼于創造更豐富的生態產品,不斷改善人民生產生活環境;著眼于提供更優質的物質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物質精神需要;著眼于吸納更多的社會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著眼于改善林區民生,使林區人民與全國人民一起實現小康。要更加注重將改善人居環境、擴大社會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人民身心健康作為“十二五”林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發展現代林業的強大動力。“十二五”時期,必須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推進主體改革進程的同時,深化配套改革,進一步激活集體林區發展活力,解放林業生產力;積極創造條件啟動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突破制約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形成林業改革全面推進的態勢,為新時期林業發展注入活力。 堅持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發展現代林業的重要內容。“十二五”時期,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努力構建既符合我國林業實際又符合國際規則的全國林業碳匯計量與監測體系,形成我國林業碳匯基礎信息綜合平臺。穩步推進林業議題國際談判,積極推進將發展中國家林業減緩行動納入發展中國家減緩行動范疇,為緩解我國在工業能源領域的減排壓力拓展發展空間。 三、林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 《建議》分別在“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等方面,對加快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作出了全面部署。國家林業局將認真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提升林業質量效益為主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確保完成中央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加快建設國土生態安全體系。以保護和建設森林生態系統、治理和修復荒漠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為核心,以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及長江和沿海等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為帶動,以山洪泥石流地質災害易災區為重點,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強化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加快構筑東北森林、北方防風固沙、東部沿海防護林、西部高原、長江、黃河、珠江、中小河流及湖庫區、平原農區和城市森林等生態屏障,形成維護國土生態安全的保障體系。 (二)加快發展林業產業體系。林業產業是一個具有經濟、生態、社會、碳匯、文化等多種功能的特殊產業,是涵蓋一、二、三次產業門類的獨具特色的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林業產業發展主要依靠市場配置資源,要以《林業產業政策要點》和《林業產業振興規劃》為指導,依托森林資源優勢,以興林富民為宗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積極培育主導產業,加快發展興林富民產業,大力提升林業傳統產業,培育林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我國由林業產業大國向林業產業強國轉變,努力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林業產業體系。 (三)加快推進生態文化體系建設。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和生態文明教育深入扎實的學校、團組織為基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和生態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設。按照建設生態良好型國家的要求,加快城鄉綠化美化步伐,不斷推進森林城市、森林鄉鎮、森林村莊的建設,讓城鄉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生態產品。加強生態文化創作與宣傳,及時廣泛地傳播生態知識和生態建設成就,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道德觀、生態價值觀、生態政績觀、生態消費觀等生態文明觀念。 (四)加快改善林區民生。在進一步推進林業棚戶區改造工程的基礎上,逐步加大林區醫療衛生和道路、安全飲水、供電、供暖及廣播電視等建設力度,加快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林區人民生產生活條件。依托天然林保護等林業重點工程,創造就業崗位,保障職工工資性收入,鼓勵林區大力發展林副特產品,加快提高林區職工和林農收入。完善林區社會保險制度,加強林區政策性社會性支出扶持,建立健全林區社會保障體系,使林區人民的社會保障水平不低于社會平均水平。 (五)著力提高森林質量。加快林木良種化進程,夯實造林綠化的質量基礎。堅持“面向生產、立足優勢、主攻重點工程、保證供應”的原則,全面推進林木良種選育推廣、林木種苗生產供應、林木種苗行政執法、林木種苗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森林撫育經營,切實提高森林質量。以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構建健康、穩定、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為目標,以增加森林資源、提高林地生產力、增強森林綜合功能和效益為根本,以中幼林撫育和低質低效林改造為重點,分類經營、定向培育、分別指導、持續利用,優化森林結構,提高森林質量,建設和培育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 (六)著力深化林業改革。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全面落實集體林地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加快明晰產權步伐,通過完善政策,加大投入,規范管理,健全服務,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形成集體林業的良性發展機制。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先易后難、穩步推進的原則,指導各地積極探索國有林場不同類型的改革模式。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適應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國有林場管理體制。推動國有林區改革,結合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實施,按照政企分開、企社分開、森林資源行政管理與企業經營利用分開原則,建立森林資源管理和經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不斷為林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七)著力林業科技創新。堅持“突出創新、強化應用、升級產業、服務林改”的發展思路,以基礎研究為動力,以應用技術研發為核心,以前沿技術研究為引導,以重大理論創新為基礎,以條件平臺建設為保障,按照產業鏈和生態區布局科技鏈,建設國家林業科技創新體系,全面提升林業科技水平。加快科技攻關,攻克現代林業重大關鍵技術,推進林業科技引領計劃,加強林業重大基礎技術研究;提升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水平,提高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建立林業科技示范體系,構建林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完善林業標準化與質量監督體系;加強林業科技創新平臺和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林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和林業生物安全管理,推進林業認證。 (八)著力完善林業支持保護體系。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林業生態建設投入保障制度,加大林業生態建設、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建立健全林業補償補貼制度,進一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加強濕地生態補償試點力度,完善中央財政對林木良種、造林、中幼林撫育等補貼制度,以及林業貼息貸款、森林保險、林權抵押、稅費優惠等金融扶持政策,引導社會資金發展林業。加強林業機構隊伍、信息化和法制化建設。實行林業生態建設目標責任制,建立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新機制。擴大林業對外開放,統籌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
|
|